野牛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造新型工业化城市 嘉峪关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6:32:00    

中国甘肃网4月3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4月3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嘉峪关市作专题发布。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去年以来,嘉峪关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致力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嘉峪关市工信局局长朱自虎介绍,嘉峪关市坚持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产业配套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以“三化”改造为牵引,实施了39个工艺装备升级改造项目,推进基础冶炼向精深加工跃升。其中,世界第一条厚规格酸镀联合机组建成投产,生产的锌铝镁合金镀层板打破了国外垄断;西部首个冷轧不锈钢项目22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投产,生产的0.04mm超薄精密不锈钢板带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整体装备水平达到行业先进和西北领先水平。已建成全国第六、西北第一的铝产业基地,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嘉峪关市充分利用河西地区得天独厚的风光电资源优势,围绕构建“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体系,统筹发展光伏发电、储能、新能源电池和绿色高载能等配套产业。目前,全市光伏发电建设规模达到293.4万千瓦,40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已启动,宁晟独立储能电站、和利氢能新型能源装备智能制造等协同配套项目落地实施,新能源产业链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外,嘉峪关市持续深化与中核四0四的常态化协作机制,中核四0四先后投资建设集科研、生活、教育、医疗等于一体的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20余家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和研究院所分支机构相继落地,民用、医用等领域核项目顺利建设,有力带动了核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凸显了嘉峪关市在核产业领域的特色优势。

朱自虎表示,下一步嘉峪关市将坚持向新而行、转型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加力实施“强工业”“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构建具有嘉峪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方面,持续推动钢铝产业装备升级、工艺提升、产品换代,聚力打造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绿铝”生产基地和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迅速扩大“新能源+”应用场景和产业规模,促进镁、钒、钛、锰、铬、锂等资源产业耦合发展,努力形成以钢铝为支柱,其他金属新材料互为支撑的多元材料工业发展格局。

同时,加快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加速形成优势明显的核产业集群。全力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积极推进无人机测试基地建设,带动发展无人机组装、维修、制造、研发等产业。根据规划,2025年,嘉峪关市力争钢铝产业总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实施数字化技术改造的规上企业占比达到80%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