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中评│“鼎鼎有名”、“鼎”级重逢…文化里的安徽有多“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5:47:00

皖中评特约评论员 飞扬(资深时评员)
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正式揭晓,淮南武王墩一号墓榜上有名!
依稀摇曳千年追寻的古代遗迹,成为世人好奇心打开的聚焦点和“网红”热点。

图源:国家文物局
据考古发现,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其历史可追溯到2200多年前。经过古文字专家研究得出结论,武王墩墓主人为楚考烈王。
不仅如此,安徽博物院发布消息,备受关注的“安徽文明史陈列”夏商周时期展厅升级已进入紧锣密鼓的布展阶段。一场阔别九十余载的“鼎”级重逢即将上演——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楚王熊悍鼎首次返乡,与院藏铸客大鼎、楚王匜鼎、鄂君启金节等一批重器共同亮相新展。
楚幽王熊悍是谁?
根据历史记载,楚幽王熊悍系楚考烈王熊元之子。
近距离观察,“鼎鼎有名”的铸客大鼎重达400公斤,铸造工艺精湛,鼎体雄伟,犹存大国气象,可以从中管窥出遥远的历史文明盛景。
考古发掘表明,武王墩出土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大于已知最大的铸客大鼎。
“鼎鼎有名”、“鼎”级重逢……文化里的安徽五彩斑斓、内涵丰富、富有更多迷人的魅力。
武王墩、楚大鼎……宝藏中的“亮眼”所在,吸引了无数人想一窥究竟。

武王墩一号墓出土的大镬鼎。(资料图片)安徽日报记者 徐旻昊 摄
天下大美、美美与共。
新时代,如何激活文化遗产彰显新活力?
纵观江淮大地,“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持续升温,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华龙洞人被证实为东亚地区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安徽博物院入选国家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总数达到6个,居全国第1位。创新举办“多彩非遗 徽韵流芳”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流展示活动……
如何乘着“大流量”的契机,嵌入迭代的思维,让旅游产品多一些文化特色,让文旅供给多一些业态融合,这是一篇历久弥新、常做常新的大文章,值得慢慢品味。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文化魅力绽放时代精彩,以文旅深度融合释放独特魅力,今天的江淮大地,文旅产业迸发出新动能、跑出了新赛道,折射出新光彩!
2024年,全省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花费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上年增长7.4%、10.8%。2024年,全省入境旅游快速增长,入境旅游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94.8%、124.1%,让更多外国民众来皖感受到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的徽风皖韵,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2024年9月8日至9日,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前夕,各国外交官们游览合肥罍街。图源:合肥日报
举办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RCEP成员国友城文旅合作对话会等系列活动,各类新媒体阅读量播放量超20亿次,推动文物、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服务与旅游深度融合……
从根本上说,文化和旅游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慢慢走,欣赏啊!
踏着明媚春光,感受文化魅力,让我们持续擦亮“美好安徽 迎客天下”品牌,让“诗和远方”相得益彰。
合报皖中评融媒体工作室 出品
投稿邮箱:zhufy@hf365.com,5945442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