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墨香中传承中华文化 绵阳市首个书法培训基地在科技城直管区揭牌成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7:59:00    

封面新闻记者 崔瑶

“篱落疏疏一径深,梳头新路未成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4月10日上午,在绵阳高新区火炬第二小学的操场上飘来阵阵墨香,一群学生们正在阳光下尽情地挥毫泼墨,于横撇竖捺间感受着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绵阳市首个书法培训基地在绵阳高新区火炬第二小学正式揭牌成立。

走进绵阳高新区火炬二小记者看到,正在进行的书法比赛上,不同年级的孩子们正沉浸在书法世界中,一笔一划认真地书写着古诗词。楷书、隶书、篆书……丰富多样的书法字体展示出孩子们别样的风采。“我很喜欢书法,不仅让我练好字,还可以让我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了解中华文化。”四年级一班的学生何妍熙对记者说道。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书法教育普及发展,绵阳科技城社会事业局联合绵阳市书法家协会,依托绵阳高新区火炬第二小学成立绵阳市首个书法培训基地,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师资联动、赛事赋能等举措,辐射带动全区中小学书法教育提质增效。

“我们在提笔时就要注意方向,落笔时不同的笔画轻重也不同,要注意用笔到位。”活动中,来自绵阳市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还在现场指导学生书写,从握笔姿势到书写方法都给孩子们进行了详细的指导。此后,在书法培训基地建设恳谈会上,来自辖区内各中小学的负责人还共同探讨了当前学校书法教育与传习的困惑和解决措施,为如何做好培训基地建言献策。

“通过书法练习,首先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们练好字,其次在书法练习过程中,通过给学生们讲解文字的演变、诗词背后的故事,在无形间浸润传统文化。”绵阳高新区火炬二小校长窦进斌告诉记者,学校深耕书法教育多年,已构建起特色课程体系。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心光墨韵 薪火相传”为基地建设文化理念,建立常态化书法教师培训机制,搭建学生书法实践与展示平台,开发“书法+科技”“书法+非遗”等特色课程,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创新融合。

近年来,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持续通过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活动推广等多方面推动书法教育的普及与提升,全区两万余名学生更是通过“每日一练”涵养静气、淬炼品格。截至目前,已有百余名教师参与过绵阳市书法家协会组织的研修班、篆刻班等专业化培训,形成了“以师育生、以点带面”的书法教育传承格局。

“我们将持续完善‘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展赛平台’支持体系,让书法教育在高新区形成‘校校有特色、班班有课程、人人有作品’的生动局面。”绵阳科技城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辖区内各中小学将以基地建设为契机,对照“三个全覆盖”目标(书法课程开课率 100%、书法社团覆盖率 100%、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年参与率 100%),共同打造具有绵阳科技城特色的书法教育品牌。

(本文图片作者为刘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