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京藏高速上方上演“空中架线”,电网架线用上移动“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9:54:00    

4月2日上午,在海淀区学院路北端,随着电力操作人员按下远程操作系统“开伞”指令,一台钢索交织的红色巨型伞架缓缓伸展。20分钟后,伞架全部展开,稳稳地护住了下方的光缆线路,作业人员随即开始了输电线路架线工作。这是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首次在电网架线作业中应用移动式伞形跨越架。

近日,国网北京电力对海淀区学院路北端的部分220千伏及110千伏输电线路实施迁改工程。该工程东起京藏高速上清桥东南角,西至东升镇八家公园,新建铁塔9基、新架设输电线路2.4千米、拆除铁塔7基,需要跨越京藏高速、城市道路及人流密集的公园等区域,施工难度较大。

“今天我们要在两基铁塔之间架线,为了确保线下的光缆正常运行,我们应用了移动式伞形跨越架这种新装备,可以有效进行安全防护。”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副经理杨宝杰介绍。

据了解,移动式伞形跨越架是基于雨伞原理,利用汽车式起重机和跨越架结构中的电动回转支撑,将组件展开成一个坚固的骨架系统,精确遮盖保护被跨越目标物。该设备可实现远程操控、无人员高空和近电作业,适用于跨越220千伏及以下输电线路、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和普通铁路等。此次工程应用的移动式伞形跨越架撑开高度达24米,全部展开后长12米、宽8米,精准覆盖在高度约20米的光缆线路上方。

“以往,我们需要提前两到三天人工搭设木质跨越架和封网施工,准备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安全风险较高。使用移动式伞形跨越架后,可实现远程操控、无人员高空作业,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显著提高了建设效率。”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数字化科技中心主任汪利君介绍。

近年来,国网北京电力全面提升电网建设水平,与高校、企业、研究院所等建立“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机制,引进行业内外先进施工装备,通过机械化、智能化手段,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电网建设施工装备体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宏阳,邓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