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永州:基层林业站改革的“青山答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2:11:00    

红网时刻新闻3月31日讯(通讯员 吕祎馨 郑卫民)清晨6点,蓝山县塔峰镇林业站站员李湘接到护林员黎建平打来的火情电话,仅用15分钟便抵达火点,与乡林长和护林员“以快制胜”迅速扑灭火情。这是永州市蓝山县依托林长制建立“乡林长+林业站+护林员”三级联动机制、提升基层林业站履职效能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永州持续深化林业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改革,不断强化林草机构和队伍建设,阶段性成效明显。永州市蓝山县创新构建“三级联动、网格赋能、考核提效”管理模式,为基层林业治理改革增效提供了“永州方案”。

试点解困:从“县乡探索”到“全域创新”

针对“站长忙、站员闲”的权责失衡问题,蓝山县建立起“乡林长统筹协调—林业站网格包干—护林员定点巡查”三级责任体系,将全县381个生态网格(护林员)与48名林业站职工结成“一对一”联系机制,每位林业站职工对接4-8个网格(护林员),站员直接指导护林员开展日常巡护、隐患排查等工作。林业站职能从“事务执行”升级为“综合治理”,站员角色转型为监督指导者。2024年,蓝山县火情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20分钟,较改革前提升70%。林地纠纷调处周期从15天压缩至3天,群众满意度达98%。目前,这种责任体系和联系机制正在全市范围各县区逐步推广,部分县区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人才筑基:以“特岗模式”破“世纪难题”

为有效破解基层林业站专业人才短缺、年龄断层的这一“世纪难题”,蓝山县实行“编制下沉+定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将编制与人“双锁定”在基层林业站。该模式与其他县区从乡镇编制中定向培养林业特岗生的方式不同,每年从县林业局林业站自有编制中单列10个编制用于林业特岗生培养,待特岗生毕业后将直接安排到基层林业站工作,逐步破解基层林业站人才短缺、年龄断档的问题。如今,每到寒暑假,林业特岗生们就分赴各个林业站,与林业站工程师们一起参与到森林资源保护、生态修复、林业执法等核心工作中,正积累着丰富的实习实践经验。再等几年,蓝山林业站的队伍就会一步步壮大,更加充实,让人看到无限绿色希望。

机制赋能:以“蓝山标尺”树“永州经验”

蓝山县细化创新《林业站考评方案》,以“量化管理、精准考核”为突破口,将林业治理细化为资源保护、防火处置、生态修复、科技应用、作风建设等10类52项指标,构建起基层林业站标准化管理体系。在《考评方案》中,业务考核90%权重聚焦主责主业,如创新性设置“古树名木管护缺位扣0.3分/株”“林火预警响应超时扣1分/次”等刚性条款,推动责任到人、精准到树;10%的作风考核则引入“数字台账+群众评议”机制,通过月度突击检查与年度民主测评相结合,倒逼服务效能提升。

实践检验的“蓝山标尺”,将作为制度改革创新实践成果写入《永州市林业站标准化建设指南》,标志着永州在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从湘江源头的蓝山实践,到潇湘大地的全域革新,依托聚焦主业、创新驱动与改革提效的深度协同,永州林业正以基层林业站改革“小切口”激活生态治理的“大文章”,他们就像散落在山间田野的点点星光,共同照亮着中国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