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汾河水 “三步”入良田 太原市小店区水资源调配能力显著提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6:37:00
春回日暖。3月26日,在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郜村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从汾河引流而来的灌溉水水量充足,清澈的水正源源不断地通过干渠、支渠、斗渠输送到四面八方的良田里。村民们沿着沟渠分散劳作,不时用铁锹垒高田垄,到处一派春忙景象。
碧波粼粼汾河水,如何一步步“水到渠成”,确保每一块土地都能“喝饱水”。记者跟随小店区农田灌溉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探寻汾河水直灌农田的足迹。
随着孙家寨进水闸闸门缓缓抬起,汾河水奔涌而出,沿着渠道,向南经过7.3公里流到第一站——辛村泵站,这是一个一级提水站,巍然屹立在河边,汾河水在这里被水泵提升至少2.5米。站在封闭式送水渠上望去,一级提水站与二级提水站间1.9公里的封闭式水渠绵延伸向远方。二级提水站郜村站是第二步,机房里,两台190千瓦的机泵发出的低沉轰鸣声打破了春日的宁静,随着机泵的高速运转,提水工作有序进行,提水总扬程可达8米。
逐级给水,直至水源到达最后一步——灌溉农田。早在灌溉前,村民们就将大块耕地平整成种植玉米所需的小畦块,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当汾河水沿着80厘米深的引水渠抵达,村民们迅速用铁锹在田埂上挖出一个口子,水流顺势流入自家土地。河道边春耕服务队队员正在巡渠,在放水期间遇到枯枝烂叶、饮料瓶等杂物冲积在闸口处,便拿着随身携带的耙子、铁锹拨开杂物,打捞上岸,确保水流畅通。
“农事一茬接一茬,这几年灌溉渠道做了防渗处理,减少了输水渗漏,村子北边还有一个抽水站,废水流到那里又被抽上来,实现循环利用,根本不存在浪费,我这块地的浇水时间也从25天以上缩短到13天左右。”村民郝贵虎满脸笑意地说。
去年冬季以来,太原市有效降水较少,小店区主动推进水库蓄水、灌区渠系优化等,显著提升了水资源调配能力。小店区农田灌溉服务中心主任王培福介绍,灌区水源主要为城市中水和汾河水,现有二级二站提水灌溉系统,设计最大提水流量每秒2.2立方米,灌区春浇主要是北格镇辛村、郜村,总灌溉面积9000亩,其中辛村3800亩、郜村5200亩,灌期预计于4月25日结束。
卢文艳 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