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观济宁丨从“爆红”到“长红” 济宁“花样经济”会留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1:11:00
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鑫鹏 济宁报道
济宁人的春天,是“从花海中苏醒的”,当太白湖畔的染井吉野樱与“运河春光”相映成趣,春日的济宁处处展现出花团锦簇、碧波荡漾、柳丝摇曳的美景,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以“一城春色半城花”的姿态惊艳世人。

渔皇路盛开的樱花
打开手机随手刷刷视频,济宁渔皇路“樱花满枝头,满地是温柔”的视频映入眼帘、络绎不绝,评论区里,外地游客疯狂@好友:11个小时的硬座也得去!
这座城市,究竟展现出了多大的诚意?
花事倾城:从樱花大道到满城花约
从“咔嚓按快门”到“变为画中人”,济宁的春天,正用专属的“春日明信片”让每朵花都变成故事的主角。
在樱花与油菜花交织的春日童话里,城市以景观为笔,书写着对市民的温柔承诺。花瓣掠过行人的肩头,也落在城市发展的脉络里。新增的休憩坐凳藏于花影与樱花脉络相映。累时久坐,看花瓣叠成石阶上的诗行,听喧嚣在花海中酿成温柔絮语。在济宁这座城市发展的脉络里,不仅有高楼广厦,更有让花瓣落在肩头的柔软心意,每一个停驻的身影,既是春的观者,也是城市温度的收藏者,这是济宁对“人民的城市”最生动的诠释。
济宁的“花经济”早已挣脱门票的枷锁,在运河风与樱花雨交织的画布上,绽放出跨界生长的姿态。
三月的济宁,春风掠过运河岸,将千树万树的芳菲点染成城市的新名片。当太白湖新区渔皇路的樱花大道被粉白花海覆盖,当嘉祥县紫云山的杏花与二龙山的桃花依次绽放,鱼台县谷亭街道的梨花雪压枝头,微山县的樱花与梁山县的桃花相映成趣,这座城市正以花为媒,编织着文旅融合与经济发展的春日叙事。

渔皇路盛开的樱花

嘉祥杏花节演出现场
当樱花的粉雾还在枝头萦绕,嘉祥的杏花已跃上春日画卷。当千亩杏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嘉祥县用精心筹备的“村晚”与杏花节,为游客献上了一份充满温度的春日邀约。最动人的是那份“以客为亲”的真诚,从腰鼓《全家福》的欢腾开场,到山东梆子《五世请缨》的激昂演绎,自编自导的节目里藏着村民对家乡的热爱,200余名村民、商户、乡村网红的倾情参与,让这场家门口的文艺盛宴充满了泥土芬芳与生活气息。
武氏祠景区内沉浸式汉服体验秀和汉文化研学游等活动,让游客在赏花踏青的同时,沉浸式感受鲁西南传统艺术的魅力。这种将乡土文化转化为旅游体验的用心,既留住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乡愁,更让游客触摸到“记得住的文化”。游客到此看到的不仅是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一座城市用文化温度书写的旅游新答卷。

游客在景区内合影

梁山贾堌堆农家寨盛开的桃花
当汉服与花海相遇,当传统与潮流碰撞,梁山贾堌堆农家寨的这场春日之约,处处彰显着“以客为尊”的初心。58个展位不仅是物产的展销窗口,更有电商直播团队随时待命,让游客既能沉浸式感受黄河五谷的醇厚,又能一键传递运河手作的温度。各景区实施的“一景区一方案”如同定制化服务锦囊,每个环节都经过千锤百炼的考量。这场文旅盛宴,既是对乡村振兴成果的诗意书写,更是向八方游客递出的诚意答卷——在这里,每一片花瓣都飘着服务的芬芳,每一处风景都洋溢着宾至如归的暖意。

梁山贾堌堆农家寨汉服桃花节开幕现场

汉服游园打卡项目
这个春天,鱼台用一场“梨香雅韵”的春日盛宴,向八方游客递出了最诚挚的邀请函。走进谷亭街道梨园景区,不仅能邂逅梨花的诗意绽放,更能沉浸式体验葫芦雕刻、汉服游园等文化大餐。在免费的汉服打卡点,游客无需特意准备即可穿越千年;手作体验区里,孩子们在匠人指导下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成为最独特的春日记忆。名优特产市集上,从鱼台大米到虎头鞋,从编织制品到文创葫芦,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当地匠人的温度。更贴心的是,现场开通的“游购一体”服务,让游客既能现场品鉴,又能一键下单,真正实现“空手而来,满载而归”。这场家门口的文旅盛宴,既留住了乡愁,更让游客感受到无微不至的温暖。鱼台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最好的保障,让每一位游客都成为故事里的主角。
产业融合:从春暖花开到四季有约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济宁这座运河畔的古城正以全新的姿态,将花朵的生命力融入城市肌理,这座城市的花卉产业,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种植与观赏,在科技赋能与文化传承中,谱写出“一朵花的十二时辰”。
漫步在兴隆庄的蝴蝶兰温室里,仿佛踏入一片被晨光吻醒的彩云之乡。这里的空气里浮动着花的清甜,更流淌着村民们用汗水浇灌的希望。依托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兴隆庄人用千万元帮扶资金搭建起上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让蝴蝶兰繁育基地的名号在花香中愈发响亮。
在这里,村民们联起手来实现从“面朝黄土”到“指尖生花”的蜕变。这种转变的背后,是政府牵线的“飞地抱团”模式在不断发力,让帮扶资金拧成一股绳“破土而出”,变成年育苗上百万株的产业动能。
当夜幕降临,工人们忙着将蝴蝶兰打包装箱,准备发往外乡市场。这里的蝴蝶兰不仅是商品,更是乡村振兴的信使——它们带着兴隆庄人“一朵花富一方人”的信念,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绽放出独特绚丽的色彩。这种从土地到云端的蝶变,正是乡村最温暖的注脚。

大棚里的蝴蝶兰

员工在采摘菊花
在嘉祥县的南山菊圃,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正在进行。乾隆年间的贡品嘉祥白菊,如今正通过微波杀青技术完整地保存在茶盏之中。嘉祥白菊产业的复兴之路,恰似一朵千年古菊在新时代绽放的传奇。这个曾濒临绝迹的贡品菊花,在政府、企业、农户与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从散落在田间地头的零星种苗,成长为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富民产业,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历时多年推动地理标志认证,用“保姆式服务”为产业发展铺路。如今,嘉菊获得了地理标志性产品认证,成为了济宁的“嘉祥名片”。
从抢救性保护到产业化振兴,这朵白菊串联起政策扶持、科技赋能与乡土情怀,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这份众志成城的坚守,正是新时代中国乡村最动人的风景。
更令人惊叹的是微山湖的“荷花经济圈”。微山湖不仅是红色旅游打卡地,万亩荷花更是吸引着众多游客。每年荷花盛开时,一朵朵红荷争奇斗艳,十里芦荡绿波翻滚。在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游客由码头乘船在湖上游览。百荷园内绿杨参天、流水潺潺,上百种品种的荷莲争艳,游客们乘坐着小木船,在船妹子婉转的渔歌声中,尽享“人在画中游、宛若梦境中”的人水互动体验。乘一艘画舫船,穿梭在荷园里,扑面而来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惊喜与心动。

游客在景区里合影
“春去冬来日日新,柔姿妙态自轻匀。折花莫笑根须浅,有媚无香也醉人。”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著名的手工艺品——绢花。曲阜绢花讲究用丝绸裁剪出层层花瓣,再以金银线绣出花蕊,这种六百年前专供孔府的技艺,如今通过电商平台走进寻常百姓家。每年腊月初八的绢花集市上,数万朵绢花将街巷装点成“永不凋零的花园”。

曲阜绢花成品
这种文化传承在当代被赋予新的形态。太白湖樱花节上,身着汉服的“花神”与李白、杜甫的NPC形象相遇,游客不仅能参与樱花市集,还能在文创市集中体验花瓣塑封、古法拓印等活动。当代年轻人正在用行动诠释着“以花为媒,连接古今”的文化密码。
济宁的花卉产业,是一部流动的生态史诗。从蝴蝶兰的科技突围到嘉祥菊的文化复兴,从微山湖的生态叙事到曲阜绢花的技艺传承,这座城市用花朵编织出共同努力的美丽画卷。当游客在运河畔品尝菊花茶时,他们品味的不仅是花香,更是这座城市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每一朵绽放的鲜花,都是写满“奋斗”二字的济宁春日限定情书。
城市蝶变:从花海经济到魅力万象
“花经济”始于花,又不局限于花。太白湖畔的牡丹园,以“国色天香”书写着文旅融合的新范式。占地60万平方米的湖上牡丹园,坐拥九大色系、千种名品,花开时节与粼粼波光相映成画。2025年牡丹节期间,太白湖景区推出“休闲+文化+运动+亲子”多项融合产品,游客在欣赏牡丹花海之余,还能享受各类有趣的活动和设施。

牡丹园内盛开的牡丹花

第四届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现场活动
在泗水县龙湾湖畔,粉红色的桃林与艺术粮仓相映成趣。这个曾以采煤塌陷地闻名的库区,如今蝶变为“农文旅”融合示范带。2024年全国交通安全大篷车“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第四届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山东省新青年音乐节等活动的举办,吸引约30万人次游客前来,2024年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9775元,同比增长5.3%,人均消费支出10208元,同比增长8.4%。

泗水新青年音乐节
在鱼台县惠河桃花源,17公里的桃花长廊串起传统市集与生态农场。游客能体验汉服游园、桃枝手作。这种“以花为媒、接二连三”的产业模式,让鱼台的“魅力风景”变为了“美好钱景”。
从泗水泉乡到惠河畔,从运河商都到水浒故里,济宁文旅产业正构建起“全域开花”的发展格局。当游客来到龙湾湖畔感受新青年音乐节的魅力时,或在云端下单兖州蝴蝶兰时,济宁在用各种方式让大众见证这场文旅盛宴,见证济宁以“团结”“诚意”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群众在花海中游玩
济宁的诚意,是从花海中绽放的。当樱花雨落在市民肩头,当传统手作温润在掌心,当乡村振兴的果实化作电商平台的星光,这座城市正以十二分的热忱,将“人民至上”的理念浸润在每一片花瓣里。从晨光熹微的蝴蝶兰温室到灯火通明的菊花生产流水线,从运河畔的汉服雅集到黄河边的五谷市集,济宁用全域旅游的生动实践,向世界递交着一份“以花为约,以城为家”的温暖答卷。在济宁,春天不仅是季节的馈赠,更是城市温度的永恒注脚——每一朵花都是写给游客的情书,每一处风景都是献给时代的诗行,而济宁的诚意,永远绽放在下一个转角的花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