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麻阳:科技赋能筑牢水安全防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21:16:00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4月1日,进入汛期以来,麻阳苗族自治县建设现代化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平台,整合卫星、雨量站、水文站数据,可延长雨水情预见期至72小时,短时降雨预报精准度达到1分钟。险情发生时,系统一键叫应,快速转移群众,全面提升汛期安全保障能力。

4月13日,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宝库岭水库,无人机空中巡查坝体,探地雷达机器人地面勘察大坝边坡,水坝结构安全无死角监控。

先进的电子设备取代了传统人工巡查 全媒体记者 张卓 摄

“在巡检过程中,无人机通过预设的航线或者远程操控,实时采集设备设施影像资料,传输回后台管控系统。”水库管护员李超通过对比历史数据、设定的标准参数等,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大坝和边坡是否存在异常以及异常的类型和位置。

宝库岭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效益的小一型水库,水库控制集雨面积10.08平方千米,灌溉面积为3978亩。

麻阳是山区水利大县,全县境内现有大小溪河287条、流域水系98条,水库178座、山塘5976口,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形势严峻。以前传统小水库管理模式往往依赖人工巡检、经验判断,人工巡查水库周边环境、坝体表面状况,不仅耗费人力,一些偏远区域、陡峭坡面还难以企及,存在效率低下、信息滞后、精度不足等弊端。

现在,借助物联网技术,小水库开启了智能化感知新时代。无人机巡航技术为小水库管理插上了科技“翅膀”,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定期起飞,携带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仪,对水库全域进行航拍。高清画面可清晰捕捉坝体裂缝、护坡坍塌、植被破坏等问题,热成像仪则能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通过温度差异发现隐藏的渗漏点。拍摄的影像资料实时回传,与地面传感器数据相互印证,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水库实时状态监测体系。

在麻阳智慧水利平台,海量的水位、流量、气象、地质等数据从各个监测终端汇聚而来,云计算平台凭借强大的运算能力,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分析,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为小水库管理注入了“智慧大脑”。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预测水库水位变化趋势,提前制定防洪调度方案;依据历史数据挖掘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水库运行规律,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灌溉、供水等需求得到精准满足。”麻阳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亚军向记者介绍道。

大数据分析还能对水库设施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根据磨损、老化程度合理安排维护、更新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全县建成北斗位移监测站78个、渗压监测站219个等监测平台,整合共享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信息数据,建成全域动态数据库,运用无人机、智能传感、AI诊断等智能手段,提升了水库安全隐患识别效率35%,实现了水库管控智能化。

麻阳聚焦“四化四破”,真抓实干,积极探索,做大做强水库运行管理与生态价值实现“两篇文章”,小水库运行管理从传统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迈进。(全媒体记者 张卓 通讯员 李雅婷)

水库管护人员操作无人船,测量水库数据。 全媒体记者 张卓 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