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售冒牌雅诗兰黛、兰蔻等化妆品获益超6000万元,多人获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9:13:00
4月24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举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广东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省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162件,其中逮捕1265件;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324件,其中起诉1779件。
本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覆盖商业秘密、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地理标志等多个领域,反映出知识产权侵权犯罪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态势,比如犯罪手段更新、犯罪链条化、侵权领域拓展等。
其中,卢某华等10人假冒国外知名化妆品注册商标案涉案金额达到1.43亿元,检察机关坚持全链条打击,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不仅打击了以卢某华为核心的制假售假犯罪团伙,还依法追诉了下游销售链条,彻底铲除上下游产业链。
案情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卢某华等购入与LOREAL(欧莱雅)、ESTEE LAUDER(雅诗兰黛)、LANCOME(兰蔻)等知名品牌外观相似的化妆品,雇佣人员进行储存、贴标,随后向下游庄某柳等销售。庄某柳同样雇佣人员进行储存、贴标,并以正品售价的50%对外销售。2021年10月,公安机关查获两处仓库的假冒化妆品货值467万元。
经审计,卢某华等人销售金额1.43亿元,违法所得3778.71万元。庄某柳购入假冒注册商标商品金额1.29亿元,销售违法所得2700万元。案发后庄某柳主动退缴违法所得403万元。
2023年,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卢某华等人有期徒刑八年至三年不等,并处罚金320万元至2000万元不等;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庄某柳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500万元。二审均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案件侦查过程中,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托“侦检协作”机制,针对重大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开展提前介入,向侦查机关提出建议:一是查明起获的商品包装是否含有注册商标标识,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贴标”行为,准确区分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二是重视收集客观证据查明犯罪金额。
案情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检察院重点开展准确认定涉案非法经营数额以及追诉漏犯等工作。针对制假售假产业“分段作业”特点,检察机关在审查上游犯罪时同步审查下游销售链条,通过《补充移送起诉通知书》追诉关键环节犯罪分子,实现对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全链条打击。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慧诗